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本网聚焦 > 正文

贾平凹大讲堂(第二讲)在西安开讲

www.xibuxinwen.com(2016-01-26)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西部新闻网讯 (记者 张丽 摄影 刘国盛 黄武涛 陆青 田建国 刘志杰)“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意满长安。”时光的脚步正在匆匆走过农历乙未羊年,丙申猴年春节的钟声即将敲响。在这即将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相约贾平凹大讲堂,感受文学之于人文精神的关怀。在过去的一年里,“贾平凹邀您共读书”系列文化公益活动先后举办了贾平凹、肖云儒、吴克敬读书分享会、走进西安培华学院、贾平凹故乡行等文化活动,那一个个充满温情的时刻定格为难忘的历史记忆。回首已逝去的2015,我们与您相依前行,一起见证一座城市对于文化梦想的追求,一起见证一群人对于读书的期盼与热情。由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总策划、陕西省作家协会、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主办、西安荞麦园美术馆、西部新闻网承办的贾平凹大讲堂第二讲隆重举行。


贾平凹大讲堂(第二讲)在西安开讲

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


主持人陈爱美

一时代必有一时代之文学,阅读一个时代的文学史,就是在感触一个时代的心灵史。回首百年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漫漫征程,“五四”新文化运动崛起的一代文学巨匠,肩负着为民族求生存的使命,他们以笔为刀,向旧时代诀别,为灾难深重的民族在呐喊,他们以自觉的文学使命让一个民族觉醒。从鲁迅到沈从文,从沈从文到贾平凹,他们的文字承载着百年中国的沧桑巨变,承载着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百姓的苦难人生。北宋大哲学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中国文人最高的精神使命,也是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每一个时代的中国文人,带着这样的精神使命,为时代立言,为百姓立传,在文字的世界当中营造着强大的精神磁场,一篇朴素的文章,一段质朴的对话,一个感人的细节,都会让我们感到人心并不是一片荒芜,幸福会永远充满温情地,留给世上那些无助的弱者。

阅读贾平凹,触摸一个世纪。

传承文学薪火,温润时代人心。


出席领导和嘉宾

1月23日晚7点,西安荞麦园美术馆内群贤毕至,掌声雷动。由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总策划、陕西省作家协会、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主办、西安荞麦园美术馆、西部新闻网承办的贾平凹大讲堂第二讲隆重举行。


 
出席领导和嘉宾

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著名评论家、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教授林幸谦,著名评论家、辽宁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学昕,辽宁省大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大连旅顺千品渔港总经理张玫,教育家、辽宁大连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学森,著名评论家、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李星,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常务院长王立志,秘书长马莉,著名评论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鲁华,西安荞麦园美术馆馆长薛莹巧,西安培华学院理事长姜波,延安市文广局党委书记、著名诗人孙文芳,西部机场集团书记王蚕,陕西永丰酒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永丰,西安曲江贾平凹馆馆长赵正奇,西部新闻网总编辑张龙以及孙见喜、何丹萌、王新民、张宏斌、鲁风、郑全铎、张瑜娟、杨莹、晓河、伊兰、邵志强等文化艺术界名流及百余名文学爱好者参加了活动。


著名评论家、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李星

贾平凹先生为孙见喜等颁发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聘书
 

孙见喜被聘为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李星院长为何丹萌等颁发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聘书

何丹萌被聘为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常务院长王立志为蔡昌林等颁发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聘书

著名评论家、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教授林幸谦

著名评论家、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张学昕


辽宁省大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大连旅顺千品渔港总经理张玫

教育家、辽宁大连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学森

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常务院长王立志

西安荞麦园美术馆馆长薛莹巧

著名评论家、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李星和西部新闻网总编张龙

作家孙见喜和西部新闻网总编张龙

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秘书长马莉,辽宁省大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大连旅顺千品渔港总经理张玫,著名评论家、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张学昕参加会议

西安培华学院理事长姜波

延安市文广局党委书记、著名诗人孙文芳


西部机场集团书记王蚕

    著名评论家、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教授林幸谦,著名评论家、辽宁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学昕教授,著名作家、贾平凹研究专家孙见喜,著名评论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鲁华教授和著名诗词研究专家、中国红楼梦研究协会会员张宏斌以及著名法学家、陕西永嘉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席高漫被聘任为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先生为他们颁发了聘书。

同时,著名评论家、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李星为著名作家、原《军工报》副主编鲁风,著名作家、陕西省群众艺术馆研究员何丹萌,辽宁省大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大连旅顺千品渔港总经理张玫,教育家、辽宁大连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学森,著名作家、陕西省新闻出版局调研员王新民,著名导演、独立策划人王立会,著名图书策划人、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出版部副主任党晓绒,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孔明,著名青年评论家、宝鸡文理学院教授孙新峰颁发首席研究员聘书。

同时,常务院长王立志为著名画家、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蔡昌林,著名青年作家、西安市作协副主席杨莹,青年评论家、作家史飞翔,著名青年作家、画家张瑜娟,西安曲江贾平凹艺术馆馆长赵正奇,著名摄影家、商洛贾平凹文学馆创意策划人邵志强等颁发聘书。

著名评论家、辽宁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学昕教授所做的题为《在阅读贾平凹时,触摸一个世纪》的专题演讲获得了在场嘉宾的赞许和首肯。张学昕教授以“《老生》与世纪写作”为切入点,通过将贾平凹创作重新分期的方式,将“前废都时期”与“后废都时期”作对比,以此来阐释作家创作与世纪时代之间隐秘而密切的内在联系。张学昕教授认为贾平凹写作语境中简单的叙事结构中往往蕴藏着立体的时代变革、家园变迁的宏大叙述内核。张学昕教授强调,“贾平凹的写作,都是留给时间和未来的写作,我们应该有充足的耐心,让时间来决定这些作家在今天叙述的价值和意义。在阅读贾平凹的时候,我们绝不仅只是在触摸一个时代,而是触摸到一个世纪的温度和存在方式。”


张学昕教授做主题演讲

香港浸会大学的林幸谦教授则独辟蹊径,以一个具有大中华情节的海外华人身份重新审视了贾平凹文学创作中的乡土主题。林幸谦教授的主题演讲《贾平凹的乡土情怀、秦腔及红楼梦奖 ── 一个海外中国人/华侨视角的解读》让在场观众耳目一新,对贾平凹的文学作品有了更加深层次的认识和解读。林幸谦教授将贾平凹创作中的乡土经验与乡土情怀作为研究旨归,认为贾平凹构建的包含中华母体文化和中国故土乡土的文学形象均呈现为对于母体文化的深刻刻画。林幸谦教授将贾平凹笔下的西安与卡夫卡的布拉格、巴尔扎克的巴黎,狄更斯的伦敦和乔伊斯的都柏林等量齐观,他认为“贾平凹文学创作中的村镇都是以棣花街为模本,这一点十分深刻地道出贾平凹乡土书写的核心本质。”

林幸谦教授做主题演讲
 

在对话环节中,由著名评论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韩鲁华担任学术主持嘉宾,著名评论家李星、著名评论家张学昕,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教授林幸谦,青年评论家孙新峰就“贾平凹创作的生活流和世界波”,分别从贾平凹文学创作中现实层面的“生活流”和世界意义的“世界波”展开对话。张学昕认为贾平凹的创作文本是对自我的唤醒,并指出贾平凹作品中经常出现“经验覆盖想象力”的特殊现象;李星认为贾平凹看似“不讲理”、“简单粗暴”的叙事方式本质上暗合着康德大地与星空的关系;林幸谦观点鲜明地指出,贾平凹正是因为心灵上流淌着生活的暖流,才能创作出作品中的生活流,“生活流是暖流,是温泉,而不是寒流”;孙新峰从文学史意义和文化史意义两方面对贾平凹作品进行解读,他认为贾平凹的乡土题材是意图通过展现当下的生活状况来书写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困境;嘉宾主持韩鲁华对嘉宾们的精彩对话高屋建瓴地予以总结,他的思考振聋发聩:“贾平凹到底是中国的作家?还是世界意义的作家?”现场对话的几位嘉宾观点犀利,妙语连珠,将现场气氛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

四位评论家进行“贾平凹创作的生活流和世界波”的主题对话

在大讲堂上,西安培华学院理事长姜波抚今追昔,回忆了自己与贾平凹老师相识相知的过程并发表了读书感言。他从一个教育家的视角,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期待读者们共同将贾平凹这张陕西名片发扬光大。


西安培华学院理事长姜波发表读书感言
与会领导和嘉宾合影留念

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常务院长王立志在接受西部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说:“贾平凹大讲堂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既是学术争鸣的讲坛也是传播知识的平台。贾平凹大讲堂为文艺界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通过观点交锋,文艺争鸣的对话途径,使读者愈加清晰地理解贾平凹文学作品的深邃思想以及文艺价值。我们将定期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做客贾平凹大讲堂,共同体会贾平凹先生作品中的文化精髓,希望广大读者广泛参与进来,共同分享文化盛宴”。

编辑:西部新闻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