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资讯 > 正文

忽培元:书写人民 描绘时代 讲好当代中国故事

www.xibuxinwen.com(2023-07-18)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忽培元

 

国务院原参事,长期担任地方党政领导。当代著名作家、文化学者、书画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华诗书画院院长。多年来他坚持文学创作书画研习和经济社会综合调研。

主要作品:

1. 中短篇小说集有《土炕情话》《青春纪事》《家风》等;

2. 长篇小说有《血祭》《乡村第一书记》;

3. 报告文学集有《山秀珍》《秦柏风骨》;

4. 散文特写集有《地耳集》《生命藤》《毛头柳记》《大庆赋、铁人铭》《人生感悟》《延安记忆》《京密河札记》《义耕堂笔记》《守望大庆》等;

5. 诗歌集有《北斗》《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庆人的故事》;

6. 长篇传记文学有《群山》《修军评传》,先后获得全国优秀长篇传记奖;

7. 多卷体长篇传记文学有《苍生三部曲——群山、长河、浩海》《难忘的历程——习仲勋延安岁月回访》《百年糊涂:郑板桥传》。

其中《群山》《耕耘者——修军评传》分获第一届、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奖;《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庆人的故事》获中华铁人文学奖,作品被翻译为英文、俄文在国外出版;反映当代生活的长篇小说力作《乡村第一书记》改编成电视剧《花开山乡》已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家风》三部曲汉英对照版将在新西兰向世界发行。

 

认识忽培元十多年了,但每次见面总感觉又看到一个焕然一新的他。之前我了解的他:40年来,做官,从基层干部到国务院参事,真抓实干建言献策;为文,从诗歌散文到传记小说,涉猎广泛屡获大奖;写字作画,求新求变厚重拙朴。今天我得知:他的长篇小说《乡村第一书记》被评为精品小说并改编成电视剧《花开山乡》在央视一套热播;他建起窑洞书院,让陕北人民有了看书学习、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他的散文集《守望大庆》真挚讴歌“大庆人”和这片热土;他的《家风》三部曲汉英对照版将在新西兰向世界发行。笔者不由感慨:这么多年,他把优秀变成习惯,不断更新自我;他把勤奋嵌入生命,随时闪耀光芒。

 

“如今我卸任了国务院参事职务,算是真正从耕耘社会活动和文学创作‘两亩地’转为了全心全意只耕耘文学创作这‘一亩地’了。”忽培元这样描述自己现阶段人生。

 

他实在是热爱写作,无论在何处、任何职,经年累月、笔耕不辍。如今他惟愿继续做文学路上的追梦人,用他的笔,书写生活的苦乐、记录乡村的变迁、把握时代的脉搏,将他终身为祖国、为人民写作的理想信念植根于大地,辛劳的浇灌,开出鲜艳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与第二十届中央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合影

 

 

与第九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主任,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合影

 

 

与原陕西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奖者陈忠实合影

 

愿为“三农”歌一生,
是从心底涌现出的山泉

 

“作家是干什么的?作家就是讲故事的人,但作家更要努力成为一个真实的生活的人。如同山泉是从大山深处流出来的,作家的故事也应当从心灵深处涌流出来,那样才有洗涤灵魂的纯度和感动人心的温度。”这是忽培元对作家的定义。

 

熟悉忽培元作品的读者都知道,在他所讲的“故事”中,有很大一部分有关乡村。从中短篇小说集《土炕情话》《青春纪事》《家风》,到长篇小说《雪祭》《神湖》《老腔》以及《乡村第一书记》等,都反映了不同年代,乡村发展中遇到的不同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探讨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于忽培元而言,为乡村而歌,就是他真实生活的写照,是从心灵深处涌现出的山泉。

 

高中毕业后的忽培元被分配到延安郊区的川口公社插队落户。在这里,他和乡亲们一起上山下地,一起挥汗如雨,很快就成长为日工分十分的庄稼把式。一年后,19岁的忽培元成了大队支部书记。在此后的五六年时间里,他同川口的乡亲们一起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感受了贫穷饥饿的困扰,也经历过收获与奉献的喜悦。也是从那时起,陕北民歌的真挚、纯美、苍凉,陕北传统农民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也都成为了他敬重与歌咏的最初音符和基调。

 

从插队知青到大队书记,再从县市公务员到国务院参事,忽培元的视野在不断拓展,思考也在不断深入。但无论走到哪里,走出多远,他心中总是装着家乡。并且随着时间的沉淀与深刻冷静思考后,这些关于乡村的记忆与思考更具备了文学书写的价值,也召唤出他更多创作的灵感。目前,他刚刚完成的长篇小说《同舟》是继《乡村第一书记》后的又一部乡村书写。这部56万字的长篇小说是一部通过讲述一个特殊的民族融合村——同舟的故事,来反映当代陕西秦岭与黄河交汇一带的农村变迁,从而折射出中国当代农村发展的作品。《同舟》又取“同舟共济”之意。“作家与乡村,亦即作家与时代,永远同呼吸、共命运。”忽培元说。

 

 

 

 

忽培元书画作品

 

 

《忽培元书画作品集》封面

 

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不仅体现在忽培元的文学作品上,还体现在他的绘画作品上,在朴拙中渗透着苍茫之气。黄土山峦、窑洞村落、童子牧牛、山里的五花羊和拦羊老汉都是他绘画作品常见的符号。他曾在文章中写道:“故乡黄河滩涂和陕北的黄土沟壑,是我的生命源头和艺术根脉所在。我就像一只风中不安分的风筝,无论是升降起落,身后总有一条看不见的线,牵扯着难分难舍。一闭上眼睛,就看得见那么一架山或一条河,一座小院儿或是几孔窑洞,记忆深处的童年之梦,故乡与亲朋记忆,这是浸润我们生命的情感源泉,是永远都叫不醒的人生梦境……故乡是我一生都没完没了的思念与牵挂,是随时都想回归其间的精神家园,更是我灵魂的歇息之所,足以让心绪沉静下来的一种抚慰与规劝。”

 

《乡村第一书记》
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随着党中央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大地上,涌现出一大批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学生村官和驻村第一书记,他们承担起乡村振兴的重任。他们也会因初下基层感到焦虑、迷茫,也会因遇到困难而想过反悔、退缩,但更多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舍家入村、驾辕拉车,在各种预想不到的困难中艰难跋涉,锻炼成长……“处于这样的新时代,作家很难无动于衷,我强烈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使命。”忽培元开始了艰难漫长而充满热情的走访与创作——为第一书记立传。

 

在陕西、安徽、海南、贵州、甘肃、新疆等地,忽培元入窑洞、下地坑、住帐篷,感受到了农民群众渴望过上好日子的迫切愿望,看到和听到了大量驻村干部和乡村第一书记的亲切英姿和感人事迹,被他们与群众的深厚感情深深打动……

 

 

 

历时3年,2018年11月,忽培元的长篇小说《乡村第一书记》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讲述了乡村第一书记白朗带领干部群众脚踏实地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保卫绿水青山,因地制宜发展新农村经济,建设美好家园的生动故事。其中,主人公白朗的形象,不仅综合了忽培元的众多采访对象,更有他自己在延安川口插队的经历以及此后参与对口帮扶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的体会……

 

在川口公社当支部书记时,忽培元将大队的1000多口人、2000多亩地划分成四个作业组,定地块、定劳力、定生产资料、定产量,到年底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奖罚,事实证明这个方法很不错,群众也满意。“全村人,把你当成‘党派来的亲人’,你的一举一动,都代表党组织,担子有多重,只有挑担人自己知道。那时白天苦干一天,夜晚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盘算着怎样做一个令群众满意的村干部。”插队和包扶的经历让忽培元对农民有了深刻的理解,也使他对农村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可以说,《乡村第一书记》素材的积累、构思孕育过程远远超过了3年的创作时间,它是跨越了几个历史时期的产物。”忽培元说。

 

小说出版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反响,被认为写出了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的酸甜苦辣,是一部贴近现实、深接地气的现实主义佳作。同时,被评论家誉为“是一部多侧面塑造新时代共产党员新人形象的具有教科书意义的优秀文学作品”“在当前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实践的深入研究探索和某些方面具有‘破题性’意义的思考和艺术再现。”小说出版至今,已发行十几万册,在宁夏和河南的一些地方,乡镇干部和第一书记更是人手一册。就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由《乡村第一书记》改编的电视剧《花开山乡》应运而生了。制片方和“金牌导演”高希希看中的正是它是一部与现实生活连接紧密反映时代的优秀作品。

 

“培元书院”
让梦想有了启航的地方

 

黄河水淌过了多少快乐时光,大红枣小米粥至今还在梦中飘香。忽培元在陕北的土窑洞中接受了朴素的人生启蒙,从陕北农民身上他学会了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在他多年的调研工作和文学创作中,他把对家乡的热爱用文字回馈给那里的土地、那里的人民;这些年他更是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反哺着家乡父老。

 

 

“忽培元工作室”今年7月底将落地重庆酉阳

 

忽培元插队时就注意到农村人要看本书都找不到,更没有专门的读书场所。想给渴求知识的农民尤其是知识青年建书院是他的一个情结。

 

2020年9月,忽培元在自己插队的地方,宝塔区川口镇冯坪村将五口窑洞修葺一新创建了窑洞书院——“培元书院”,所有图书由忽培元及相关方面精选捐赠。他将自己各个时期的文学和书画原创作品、我国当代经典作家作品等以及多年收藏的政治、历史、经济、文学等领域2000余册书籍捐赠其中,可以说“培元书院”倾注了他几十年的创作成就和心系故土的感人情怀。

 

 

忽培元在自己曾插队过的地方建起了“窑洞书院”

 

“培元书院”立足乡村,服务基层群众,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资源送到了身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润着农村文化“土壤”,打通乡村文化振兴的“最后一公里”。这里不仅可供乡村孩子和村民们读书,还是文艺演出基地,也是窑洞体验基地。这里成为了延安和全国各地群众团体、文化机构的纽带。目前挂牌的有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万里基金会、延安作协重点作家创作基地等十多家。“窑洞书院”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成为延安精神的形象化概括,人们来这里思初心、学革命传统、体验艰苦奋斗。

 

 

2023年“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走进“培元书院”

 

2023年2月27日,“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走进“培元书院”,用歌曲、音乐快板、陕北说书、朗诵等形式歌颂党、歌颂新时代,展现延安人民新风貌,将文化精神食粮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让文化惠民,给群众幸福加码。

 

 

2023年5月24日,在延安“培元书院”接受彭湃烈士之孙,彭士禄院士之子彭浩赠书和中华慈善总会雷锋专项基金赠书

 

2023年5月24日上午,彭湃烈士后代和中华慈善总会雷锋专项基金在“培元书院”,向延安市图书馆和“培元书院”赠送《彭士禄传》《少年英雄诗画传》等5种新出版的青少年读物共计600余册。捐赠仪式上,彭湃烈士之孙、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之子、广东省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彭浩深情地说:“看到陕北的窑洞,我感到十分亲切。父亲彭士禄经常回忆起他在延安住窑洞学马列吃小米的生活,令我从小向往。我这次专程来延安学习,就是想进一步了解父辈的故事,并把它讲述给年轻人听。”

 

“培元书院”还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文化结合起来,定期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读书写作培训活动,为爱好写作的孩子提供一个成长的平台,让他们的文学梦有个启航的地方。

 

 

2023年5月28日,忽培元在首届培元杯延安中学生作文大赛上寄语延安中学生勇敢追求文学梦

 

2023年5月28日,这里举办了首届“培元杯”延安市中学生作文大赛颁奖典礼。大赛由忽培元倡议发起,以他的稿费为奖励经费来源。延安市教育局和市作协主办,“培元书院”、延安市教育作协承办,大赛最终从延安市初、高中学生的参赛文稿374篇中评选出获奖作品44篇。

 

 

首届“培元杯”延安中学生作文大赛

 

忽培元说,希望中学生们能通过大赛发现自我、明确特长和爱好,这对一个人的成长意义深远。以后每年都会举行,希望有更多的学生能参与进来。大赛得到了贺敬之、王蒙、阎纲、郑欣淼、贾平凹等25位中国文坛重要作家和文化名人的真挚贺辞,将激励学生不断成长进步。

 

 

贺敬之为培元杯作文大赛题字祝贺

 

 

王蒙为培元杯作文大赛题字祝贺

 

《最亲的人》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你是最亲的人,来到了咱们乡间。

树上的苹果笑了,谷穗儿把头点点。

映红了一张张笑脸,带来了幸福无限。

最亲的人是你呀,

因为有你的誓言,昨日的秃岭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啊……你是最亲的人。

 

你是最亲的人,来到了咱们中间。

树上的喜鹊叫了,雄鹰在高空盘旋。

振奋了千家万户,欢乐了万水千山。

最亲的人是你呀,

因为有你的引领,从前的贫穷愚昧,化作了富裕温暖。

啊……你是最亲的人呀,

咱们手牵着手向前走,大步走进了小康的今天。

咱们永远心连心,坚定走进下一个百年。”

 

 

这是忽培元作词的一首歌曲《最亲的人》,歌曲以平和朴实的语言,献给常年奋斗在振兴乡村第一线的人们,抒发了人民群众对党的热爱和拥戴,讴歌了新时代的中国正大踏步迈向世界之巅的豪迈风采。

 

2023年5月23日,这首歌在延安举办了首发仪式。忽培元致辞:“《最亲的人》这首歌是抒发爱心的歌。万里爱心基金会和延安文旅局把这次创作机会给了我和藏族歌手更却才仁,是我们的幸运,作为土生土长的延安人在这里发布这首歌,我也深感自豪。”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1周年。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说到底解决的是作家、艺术家爱心所向的问题。爱自己还是爱工农兵?爱金钱还是爱精神财富?是崇高人生与暗淡人生的根本分野。

 

 

赠书、阅读及交流活动

 

忽培元所作歌词中那一句句“你是最亲的人”,不仅仅是农民对驻村干部的心声,也是回报一切爱心的最高称谓。朴实的歌词,道出了民众的心声。一个党员干部,怎样才能成为人民心中“最亲的人”?忽培元说,这是时代命题,需要用一辈子的努力才能回答。最亲的人不光是党员领导干部,也可以是教师、医生、环卫工人、菜农等一切服务于社会的岗位与角色。当有那么一天,主人对公仆唱道“你是最亲的人”;学生对老师唱道“你是最亲的人”;病人对医生唱道“你是最可爱的人”;路人对扫街的大叔大妈说,“你是最亲的人”;所有的社会成员同管理者,相互唱道“你是最亲的人”。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社会进入了爱的和谐,处处充满了爱。

 

作家冰心先生的一句名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我们生活的今天,是一个呼唤爱心和产生着爱意的时代。愿追求成为别人“最亲的人”,成为我们大家共同的社会理想。

 

《守望大庆》
赓续精神血脉谱写当代华章

 

融入一座城市,不在时间长短,而在于内心接受的程度;守望一座城市,不在距离远近,而在于感情的深厚。忽培元到过不少地方,大庆却最为难忘。离开多年,昨日大庆的故事还时常令他激情澎湃。“我是怀着朝圣的心情来到大庆的,到这里工作是我一生的荣耀。”

 

2005年3月,忽培元来到大庆工作不久就创作了《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庆人的故事》。这首长达六千行的诗连同古体赋文——《大庆赋》《铁人铭》《松基三井颂》一并成为了他对大庆的文字记忆和文化奉献。

 

2006年9月29日,《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庆人的故事》在北大百年讲堂,我国著名朗诵家殷之光、张家声、虹云等与北大学子们共同登台,联袂朗诵。贺敬之、王巨才、雷抒雁等著名诗人、作家出席了朗诵会,重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与北大学子一起感动、一起流泪、一起鼓掌……那一晚,从博雅塔前到未名湖畔,整个北大校园都沉浸在大庆精神的气氛之中。年事已高,原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老诗人贺敬之抱病来到演出现场,坚持两个多小时,从头至尾听了诗朗诵,在会后的座谈中激动地说:“地球上的石油终有一天要枯竭,但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永远都不会枯竭,如同诗歌所颂扬的,她已完全融入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王巨才也感触颇深地讲:“好多年了,没有读到这样精彩而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诗作。它表现了时代的脉搏和感情,而艺术家们的朗诵把这种激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由忽培元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大庆文艺精品丛书》是大庆人创作和反映大庆半个世纪历史的文艺精品荟萃,也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真实写照。全套丛书共分为18卷21本,总计1200万字 冬梅摄

 

《大庆赋》和《铁人赋》作为大庆市重点项目建设,被铸在两尊世纪宝鼎上,被很多市民视为大庆城市之魂的文化结晶和精神图腾。值得一提的还有忽培元牵头编选和出版的《大庆文艺精品丛书》十八卷。这套丛书历时近4年,贯穿了他在大庆工作的全过程。它的诞生充满了各位分卷主编和全体编辑的热情、心血和汗水,更凝结了油田开发建设以来全国几代文艺家对于大庆历史的深情赞美,呈现了文学艺术各个门类对大庆历史的歌颂和反映。

 

 

忽培元为笔者题字 冬梅摄

 

忽培元在大庆工作4年时间,全身心地热爱大庆、融入大庆、讴歌大庆。在他的努力下,大庆文化事业有所创新和突破,大庆文化走向全国。他也因此荣获大庆油田开发建设50周年文化发展“特别贡献奖”并被政府授予“大庆荣誉市民”。

 

身在大庆,奉献大庆;离开大庆,守望大庆。忽培元是用一颗火热的心去爱大庆、写大庆,讴歌这里的人和这片热土。如同他在延安工作时,满怀深情地讴歌延安一样。

 

他创作了近百万字的长篇小说三部曲《东方神曲:九州拓荒、松嫩岁月、百年梦想》记录中国石油开发、大庆的会战史和百年油田的建设史。这部全景式反映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厚重制作,被中国作家协会列为重点作品,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向祖国献礼,它是忽培元离开大庆后十余载不懈的精神寄托,是他引以为自豪的一件大事。

 

 

 

2022年10月,忽培元出版散文集《守望大庆》。翻看散文集,仿佛从中看到大庆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倾听到大庆一次创业、二次创业乃至转型振兴的滚滚潮声,这无疑将激励一代又一代大庆人踏着铁人的脚步勇毅前行!

 

传承《家风》
小家和谐 大家安定

 

采访中得知一个好消息,忽培元的中篇小说集《家风》中英文双语版将在年底于新西兰出版。这部小说集中收录三个中篇,内容横跃时空,纵跨地域。《家风》用第一人称,以我的父亲为叔父运灵柩回太行山为线索,一把带血的军号为道具,一张发黄的遗像为书眼,描绘了太行山中普通一家人为了新中国,五位骨肉捐躯疆场的壮丽画卷,写出了革命家风代代相传的演绎过程。《神湖》反映了两个大城市姑娘到内蒙古大草原后内心的变化;《老腔》讲述了世代居住于黄土高原上的新一代农民在新观念冲击下矛盾不安的心路历程。忽培元以平实、细腻的文字诉说了不同环境背景下三个家庭各自的家风,通过平凡朴实的人物谱写出一个个发人深省、感人至深的故事,彰显了人物高尚的品格,展现了他们纯洁的心灵,折射出立足于每个家族的优秀家风,给读者以家风启迪和激励。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风是其中最基本、最持久的精神动力。无论一个人有多么远大的理想,都要以最基本的家庭作为起点,这个起点的支撑即所谓的家风。生在华夏,浓郁的家文化氛围,无时无刻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轨迹。小家和谐,大家安定。这便是小说《家风》向我们揭示的厚重而质朴的生活真谛。

 

小说还有一个可贵之处,就是大胆触及社会现实,唤醒一些用金钱衡量一切的年青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精神,那是很危险的。忽培元用文学这把刀划出鲜血,让年青一代觉醒,继承革命传统,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家风,更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国风。家风、国风要代代相传,在新时代的中国尤为如此。

 

 

为新西兰工商联主席兼政府高级顾问题字留念

 

背靠强大的祖国,忽培元的文学作品日益受到国外读者关注。前有《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庆人的故事》被翻译为英文、俄文在国外出版;后有《家风》三部曲汉英对照版将在新西兰向世界发行。

 

门德尔松有一首经典艺术歌曲叫《乘着歌声的翅膀》,在忽培元看来他希望“乘着文学的翅膀”。通过文化交流或是翻译作品的形式,让我国更多的文学作品走出国门,向世界自信地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文学力量。

 

 

《花开山乡》电视剧主创团队合影(左七为忽培元)

 

《花开山乡》是在群众中生根开花的诗意表达

电视剧《花开山乡》植根于深厚的文学土壤,势必焕发出饱满的生命力,成为一部紧扣时代、深入群众,有情怀、有温度的影视精品。

忽培元亲自参与了剧本的改编。令他欣慰的是,编剧、导演和演员在创作过程中,对原著给予了十分的尊重。为了让乡土故事真实可感,高希希导演率主创团队历时两个月实地走访,深入农村生活,与当地干部、村民进行了充分交流,体验乡村干部工作时的艰难,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

“脚踩泥泞,手捧真心,你像远方的亲戚,来到了这小山村。挨家挨户串门,你走得那么勤;同坐一条板凳,你情浓意更深。东家送暖,西家解困,为搬走那一个‘贫’字,你鼓舞人心添干劲……”如同电视剧主题曲《党派来的亲人》所唱的那样,从《乡村第一书记》到《花开山乡》,驻村书记白朗代表的是千千万万正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党员干部。整个改编,不仅体现在人物塑造上的一脉相承,更在于主题上的延续和深化。寄托着读者的期盼,更蕴含着作者的希冀。故事发生地虽然从上牛湾村变换为芈月山村,但不变的是,那些个性鲜明的角色,将基层干部的智慧担当、村民们的朴实善良、新时代农村上空升腾的烟火气呈现在观众面前,在细腻真实的影像记录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的同时,也展现了新时代乡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花开山乡》构建了一个乡村建设的“样板间”,与当下生活形成一种观照,从而让观众,特别是生活在广袤乡村大地上的人们通过影像看到乡村振兴的前景出路,激发他们对乡土文明的自信,从而积极投身到乡村的发展当中。

看了这部电视剧的人说:“看剧时总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带入进去,我想这不仅是因为从延安走出的作者带给我们的亲切感,更是因为作品本身就是一部根植现实、深接地气的现实主义作品,剧中所讲述的故事不仅是河南的故事、陕西的故事,更是我们祖国大地上正在上演着的时代故事。”“我感觉这部片子可以作为广大追求进步青年的教科书,人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走怎样的人生路,过怎样的生活……从剧目中都能找到答案。”

志丹县杏河镇小沟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志锋认为,剧中的很多情节他都经历过,看剧时他会跟着剧中人一起发愁、一起喜悦,从剧中他学到了一些驻村工作的方法。“要当好第一书记,就要时刻谨记,做任何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群众着想。”

电视剧《花开山乡》让人想起了一首歌:“我们共产党员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花开山乡》正是共产党员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的诗意表述。

编辑:西部新闻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