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对1704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76.3%的人表示关注“录音门”,69.7%的受访者担心“录音门”会加剧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感。
“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选择录音,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
患者录音是对还是错?有人指出,医学本来就是一门具有争议性的学科,没有百分之百的对和错,但录音会让医生“步步惊心”,医生需要患者多给一点信任;但也有人认为,在整个社会缺乏诚信的情况下,患者进行录音很正常,无可厚非。
调查中,公众对“录音门”的态度也莫衷一是:50.3%的人支持录音,觉得录音会避免可能的医患纠纷;49.7%的人反对录音,认为患者应给医生多一点信任。
“只要录音没对医生的救治行为造成不利影响,医生就应接受这种监督。”湖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徐中缘指出,患者与医院、医生是一种合同关系。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患者或其亲属有权对整个过程实施必要监督。
但太原市太行医院医生冀振芬认为,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录音,是对医生的不尊重和不信任,很容易引发医患矛盾。冀振芬和身边的同事,也遇到过被录音的情况,尤其是妇产科医生的这种遭遇更多。
“有的患者,从治疗之始就拿出手机录音。医生通常并不会过多干涉,觉得履行好义务就行了,但有的患者将录音里的话逐字逐句地分析和解读,好像希望抓到医生的把柄,这就是不对的。另外,在专家会诊时,规定了家属不能在旁边,全程录音这种现象就更不该出现了。”冀振芬说。
冀振芬认为,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选择录音,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医生的工作和心情,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比如,医生基于患者的明确症状,本可以用最简单的办法进行治疗,但假如患者录音,一些可做可不做的检查可能就必须要做了。这无疑会增加患者的就医费用和时间。
调查中,94.5%的受访者认为,广州“录音门”会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59.4%的人担心“录音门”会让医生给患者进行重复检查、过度检查,从而规避责任;45.6%的人觉得,这使医生无法专心诊疗,最终患者受害。同时,也有34.1%的人认为,“录音门”也可能会让医生更认真地对待患者。
“现在的医生很难当。”冀振芬坦言,一些手术存在风险,但很多病人都要求医生百分之百治疗成功,这基本是不可能的。医患关系之所以紧张,往往是因为社会舆论总喜欢从反面来评价医生,比如拿一些医生收红包等不好的行为以偏概全。
徐中缘告诉记者,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患者及其家属大多不会录音、录像。反而医院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录音或录像,目的是为了提高救治水平和科学性。医院一般也不会让患者家属介入救治过程,最多让患者家属在治疗室外观看治疗过程。
徐中缘认为,在进行风险性较大、结果难以预测的一些大手术时,为了不给医生造成心理负担,医院可以在合同中进行限制,约定在一些情况下患者不要录音、录像。
85.5%的人认为很多人在生活中录音是源于“缺乏诚信的人太多”
近年来,各地“录音门”频频发生。去年6月,一名网友在网上发帖反映广州法制办一工作人员态度蛮横,并上传了一段录音。不久后,广州市法制办表示,对这一事件深表歉意,并把涉事工作人员调离原工作岗位。今年10月30日,洛阳信息港一段名为《彪悍女教师咆哮女学生》的视频,也引起了网友极大关注和热议。
调查发现,85.5%的人认为很多人在生活中录音或录像是源于“缺乏诚信的人太多”。78.6%的人坦言,在与他人打交道时想过录音。还有超过三成受访者(35.5%)表示,在日程生活中“经常希望录音”。
在和谁打交道时,人们希望能录音?调查中,58.5%的人首选“政府工作人员”;47.7%的人选择“合同方”;45.5%的人选择“商家”;接下来是“医生”(34.0%)和“老师”(10.9%)。
民意中国网一名网友留言说,“希望录音”的选择比例越高,说明民众对该职业的信任度越低。但信任度低不一定是坏事,反而会有助于这一行业提高服务质量。
调查中,49.0%的人觉得,很多人录音是“维权意识提高的表现”。54.6%的人认为,录音无处不在“有助于维权”;43.5%的人觉得这能帮助商家、公务员等提高服务质量。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陈志霞认为,越来越多的“录音门”提示我们,一方面应有维权意识,另一方面也应给予他人多一分信任。比如,患者为了维权,为了收集证据去录音可以理解,但如果人们每次去医院都习惯性地录音,会对医生的心理造成很大伤害。
徐中缘则认为,录音、录像可能有利于消除人们关系中的紧张情绪。比如,在医生尽职救治后,病人病情虽然最终恶化,但通过录音、录像回放,病人家属能够看到治疗过程,也就会更容易理解医院和医生的做法。在现实生活中,造成医患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患者家属对救治过程不知情,从而影响对医生的信任和理解。
但是,对于这一观点,调查发现也有51.1%的人表示反对,认为录音无处不在会加剧信任危机;48.0%的人还觉得,录音无处不在将导致人人自危。(责任编辑: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