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西部资讯 > 陕西资讯 > 正文

人口总量连续5年下降,陕西宝鸡出手“抢人”

www.xibuxinwen.com(2023-11-02)来源:澎湃新闻
复制链接关键词:

超大特大城市阵营,于近期迎来大扩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武汉、杭州、东莞三地城区人口突破1000万人,跻身超大城市;苏州、合肥城区人口双双突破500万人,正式位列特大城市阵营。

与之相应的,三四五线中小城市成为人口流失的主要区域。其中,处于劳动年龄的年轻人口是核心群体。

身处秦岭腹地的宝鸡,早年稳坐陕西“第二城”,受益“一五”及“三线”建设机遇,积累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其布局的钛及钛合金、白酒产业均被纳入省级24条重点产业链。

但“强制造”标签下,也难掩宝鸡人才“难引难留”的困境和短板:人口总量连续5年下降,总数超过50万人。

宝鸡显然已经坐不住了。

宝鸡“抢人”

日前,宝鸡市政府发布的一则通知中提到,非宝鸡户籍来宝创业就业人员,在宝首次购买新建商品房的,给予购房款2%的购房补贴;符合引进人才条件,在宝首次购买新建商品房的,给予购房款5%的购房补贴。

粗略统计,宝鸡的房价约在5000元/平方米至8000元/平方米,以100平计算,整体的补贴也在10000元至40000元。

这不但是宝鸡促进楼市发展的举措,亦是对优质人才的政策鼓励。

每经记者注意到,宝鸡向来注重人才的“流入”,更关注如何把人才“留住”。

早在2018年,宝鸡就全面放开了城镇落户限制,对人才落户实行“零门槛”政策,协同推进本地和外地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

今年年初,宝鸡发布《宝鸡市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其中一条就包含“人才引育”。

图片来源:VCG211314853550

具体来看,宝鸡市为到地方就业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制定了有区分度的生活补贴及安家费标准,为他们提供经济补助。

同时,宝鸡市还设计制作了宝鸡人才绿卡(包括电子证明卡),并配套了相应的住房、教育、职级评审、社保缴纳等优待政策。

此外,宝鸡各区县为“抢人”也大下功夫。

根据凤翔区《人才引进培育管理办法》,对积极引进各类人才的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引才补贴。同时,对于区内在职干部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由所在单位报销80%学费。

麟游县倡导“归雁经济”,对教育、医疗、文旅等重点行业人才加大培养力度,采取“请进来教、走出去学、派上去练”和深化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通过实施青年人才引聚工程,200多名麟游籍在外人才返乡创业。

宝鸡市各地齐发力,不断提高人才待遇来留住人才,并不惜狠砸金钱提升当地的人才吸引力。

宝鸡高新区此前发布的《宝鸡市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暂行)》提到,对辖区内工业企业全职引进或自主培养的A类、B类、C类人才,分别给予100万元、30万元、20万元的住房生活补助(分5年等额发放)。

对工业企业通过项目合作、兼职聘用、课题研究、技术咨询等方式柔性引进的人才(团队),按所付薪酬的30%给予用人单位补助(单人或团队最高20万元),同一企业每年最高可享受50万元。

人口流失困局

频频加大人才力度的背后,实质上是宝鸡的人口流失困境。

将时间线拉长来看,2018年、2019年,宝鸡常住人口分别为377.10万人、376.10万人,虽然稍有下降,但趋势并不是很明显。

但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宝鸡市常住人口却仅有332.19万人,出现“断崖式下降”。2021年末宝鸡市常住人口为328.2万人,2022年末宝鸡市常住人口326.47万人,常住人口总量连续两年出现小幅下降。

同时,宝鸡中高层次人才也较为紧缺。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宝鸡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58377人,占宝鸡人口总量的13.7%。

这也有了此前采访调研宝鸡诸多企业时,人才困境是企业的一致难题。

究其原因,一二线城市的吸引力不可忽视。

2017年前后,全国不少城市出现了“抢人大战”,多个城市全面放开落户,三四五线城市人口流入到一二线城市。这些城市通常拥有较为发达的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薪资水平,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前往发展。

二来,公共资源也是影响人才流动的重要因素。一二线城市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密集,缺少吸引力的四五线小城则不占据优势,其缺乏一流的高等教育机构,这也限制了人才的培养和吸引。

以西安举例,截至2022年年末,西安共有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63所,研究生培养单位43所,普通中学517所;同年宝鸡共有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8所,普通高中40所。

医疗资源上,2022年,西安拥有公立医院120家,民营医院267家,其中三级医院达到46家,集齐了西交大、四医大、陕中医大、西安医学院、延安大学等优质医疗人才。

四五线城市匹配不到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加剧了人口流失。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产业发展缓慢、城市老龄化程度加剧、地方房地产市场需求减少等“小城市病”。

仅站在产业层面,“招不到留不住”已成为当下宝鸡制造企业普遍“困局”。

“虽然一直在人才招引上不遗余力,有给员工安家费、各项补贴等福利待遇,员工待遇在宝鸡市都是靠前的,但是尖端紧缺型人才依然招聘困难。”宝鸡一知名企业负责人无奈向记者透露。

城市化率逐年提高

不过,比较明显的一点是,宝鸡城市化率逐年在提高。2018年至2022年,宝鸡的城镇化率分别为53.17%、54.26%、57.04%、58.74%、59.42%,人口加速流向城镇和城市核心区域的趋势明显增强。

分区域来看,渭滨区、金台区、陈仓区、凤翔区分别拥有53.58万人、46.10万人、47.91万人、36.61万人,分别占据宝鸡人口总量的16.13%、13.88%、14.42%、11.62%。

而上述区域,正好也是宝鸡优势产业的主要聚集区,以及商业资源配套区域。对三四五线城市而言,实体产业是决定未来城市发展的关键,以及人口回流的重要指标。

举例来看,渭滨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四分之一,目前已形成机床工具、轨道交通、石油装备、电子信息、电力电气、航空航天六大优势产业集群;金台区拥有东岭集团、宝石机械等规上工业企业83户,长乐塬工业遗址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抗战工业遗址,是宝鸡现代工业的“母体”。

就宝鸡重点产业链及支柱产业来看,其占据着国内钛产业的大半壁江山,610亿的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同时宝鸡也是中国凤香型白酒的发源地,有3000余年的酿造历史,拥有西凤、太白、柳林等多家老字号酿酒企业。

上述产业链同样也是陕西24条重点产业链之一,“链主”企业在宝鸡深耕发展多年。

科技创新层面,2018年年末,宝鸡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144户,瞪羚企业则为20户,而2022年年末,宝鸡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16户,瞪羚企业77户,分别增长188%、285%。

此外,宝鸡共有主板上市企业5家,也是全省除西安之外,数量最多的城市。

商业生活配套来看,以宝鸡天下汇高新店、开元商城和银泰城等商业综合体均位于核心区,招引了多个国际国内知名餐饮、美妆名牌入驻,撑起了宝鸡的商业版图。轻奢品牌蔻驰在中国四线城市落地的第二家门店,就在宝鸡开元商城。

一位毕业后回到宝鸡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在宝鸡生活工作其实挺幸福的,工作节奏比较慢、生活氛围很足,大家也不是很“卷”,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再加上宝鸡风景、环境极佳,宜居度简直可以打满分。

总体来看,宝鸡有着对全方位人才的“刚需”,包括工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企业家人才以及技能人才,但人才招引涉及地方的经济发展、产业机会和收入,同样对地方提升产业附加值有着重要支撑和推动作用,是一项需要长期关注重视的问题。

如置身更大的时空格局来审视,拥有深厚工业基底,手握诸多优势产业的宝鸡都面临如此困境,那么那些产业格局不明朗、资源衰退、人口流出严重的小城又将如何?

原标题:《宝鸡下场“抢人”》

编辑:西部新闻网宝鸡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