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日与臭气打交道,垃圾场、公厕、河道等经常会见到他们的身影
他们都是80、90后,有男有女,平常不能用化妆品,甚至连火锅也不能吃
快乐出发 戏称采样工作为“豪华游”
时间:下午3点 地点: 监测站院子里
14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友谊东路的西安市环境监测站,将与这些整日与臭气打交道的监测人员度过工作的一天。
此次”环保战士”们要去监测的地方是位于东郊狄寨原上的江村沟垃圾填埋场。监测行动在本月要持续3天,出发前,大气室主任蒋楠在科室黑板上这样写下监测行动通知——江村沟豪华三日游,下午3点开团。
3点整,大气室的监测人员拎着各种仪器下楼,20多名年轻的环境监测人员奔赴围绕江村沟垃圾填埋场的8个监测点位,其中垃圾场作业面与污水处理站尤为艰苦。
记者了解到,这些环境监测人员并不是只在垃圾场采集空气,“哪里有异味,我们就要奔赴哪里。”蒋楠说,不止是垃圾场,社区、工厂、市政设施,甚至公厕、河道等,一旦接到群众投诉,他们就会拎着仪器开始工作,检测臭味浓度是否超标。
为防恶臭 口罩里放片橘子皮
时间:下午4点 地点:江村沟垃圾填埋场
经过一个多小时车程,下午4点多,记者与监测人员来到了江村沟垃圾填埋场。蒋楠给每人发了一个口罩,并熟练地剥了一个橘子,给每人分发了片橘子皮,示意放入口罩中。
监测人员熟练地打开仪器,将大气采样器放置在垃圾场边的空地上,调试完毕后开始观察仪器上的指针变化。“这么大的味究竟浓度是多少,对人体有无危害,必须有人在现场监测。”蒋楠形容他们的团队就像城市中的小白鼠,哪里有臭气就往哪里跑。
轮番上阵 用鼻子为臭味“定罪”
时间:晚8点 地点: 嗅辨实验室
晚8点,记者与监测人员回到了监测站实验室。“怕他们的鼻子受到臭气刺激,影响分析结果,所以我让他们在家里等着。”蒋楠说起嗅辨员,像说起自己的孩子一样。在实验室,6名年轻的嗅辨员穿着统一的白大褂,保持距离坐在一起。
“其实我的鼻子没什么特别的,很普通。”1991年出生的辛林是6个嗅辨员里年龄最小的一位。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1982年出生。辛林是个陕北姑娘,看着记者盯着她的鼻子,辛林有些不好意思,她告诉记者,嗅辨员的鼻子并不会比常人过于灵敏,因为代表的是普通人的嗅觉,所以和普通人一样。
记者目睹了这6名嗅辨员的工作。判定师首先将采集回来的样本稀释,置于1个嗅辨袋,另外2个嗅辨袋仍装纯净空气。随后第一个嗅辨员轻轻晃了晃嗅辨袋,小心翼翼打开塞子,置于鼻子底下闻,将3个袋子嗅后的结果记录下来,其余5人依次以嗅觉判断哪个袋中含有臭气。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人交流,在每一轮闻臭气时,嗅辨错误的嗅辨员被“淘汰出局”,能辨出者继续,直到6名嗅辨员都闻不到臭气为止。最后,根据专业公式,计算出该气体样品的臭气浓度。
“工作中一定要细心,有耐心。”辛林告诉记者,一般恶臭分析都要持续近两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要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再加上每次分析必须在采样当天完成,所以“嗅辨”工作一般都是在晚上。
在垃圾填埋场采集数据
幕后故事
嗅辨员这样保护鼻子
因为工作主要靠鼻子,所以嗅辨员的要求也就格外高。根据规定,男的不能抽烟喝酒,女的不能化妆,不能有呼吸道疾病,年龄还要在18~45岁之间。由于嗅觉会随着年龄增长减退,嗅辨员每3年就要重审一次。
据介绍,在监测的前一天以及监测过程中,嗅辨员和判定师不能感冒,不能使用带有香味的物品,饮食也需要注意,忌吃辛辣、油炸食品。
建大毕业的杨楠是个秀气的姑娘,今年26岁,她告诉记者,嗅辨员首先得自律,自己平时不用任何化妆品,香水等更不能用,不能有鼻炎、不能吃葱姜蒜,甚至连火锅都要很少吃。平常的洗发水、沐浴露、香皂也会有味道,实验前一天大家都尽量不用。
<--/link-->
" title=转播至微博 href="javascript:vo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