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本网聚焦 > 正文

六位一线普通工作者讲述防疫战疫故事

www.xibuxinwen.com.cn(2020-03-07)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3月5日15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工作者见面会,特别请六位一线的普通工作者,请他们走上省级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和大家分享他们的防疫战疫故事。
  守护好我们所在的这片土地
 
  我叫陈飒,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的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急性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
 
  自去年12月网络出现“武汉不明原因肺炎”信息,就和同事们开始密切关注武汉疫情每一个细节变化。陕西省的首例确诊病例,就是我和同事们通过反复调查、多次采样,对细节多次印证最终确认的,及时拉响了陕西省疫情防控的警报。
 
  在疫情防控初期,我的手机每天会接到数百个来电,接电话时总保持扩音状态,留出双手在电脑面前工作,每天晚上是最忙碌的时候,我们一起整理分析最新的疫情信息,讨论现在的疫情状况,每天都是凌晨3、4点,把这些信息以报表报告给省卫健委,同时也要把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各地防控机构。到现在,我和我的同事们一起抗战了46天,虽然大家都非常累,但是守土有责,每一个参与抗疫的疾控人都在竭尽全力,守护好我们所在的这片土地。
 
  疫情期间,我们办公室里有一块很大的白板,上面总是写满着人名、日期,画满着线条,记录着一例例病人的传播链,我们每天就在那里分析每个病例的感染来源。很多轻症病例由于症状不明显,他们在就医前往往生活轨迹零乱多变,社会交集纷繁复杂,我们通过梳理病例的生活片段,根据“蛛丝马迹”精准查找传染的源头和关联,采取抽丝剥茧式的调查方式,将一个个看似毫不相关的片段,串成一条条紧密相连的链条,然后迅速将其斩断。
 
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带着孩子回到外公身边。
 
  一家四口都在医院工作的“网红家庭”
 
  我是90后肖佳蔚,陕西省传染病院西安市第八医院一区护士。
 
  第八医院是陕西省市两级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我和家人都在西安市第八医院上班。全院320名医务人员分为2批,轮流进入隔离病区。为了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以14天为周期,进行轮岗上班和隔离修养。
 
父亲是医院检验科的一名副主任检验师,母亲是医院供应室的一名主管护理师,老公是医院信息科的一名技术人员。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两代一家四口人中,父亲是家中最早进入抗疫一线的。大年初一,我被编入了隔离一区第二梯队。因为防控的需要,老公主动申请加入医院消毒队,负责大环境和病区消毒和救护车消毒工作,母亲一直在医院供应室工作。
 
同一个医院上班,同在医院安排的生活区却从未见过面。从大年初一到今天为止,和老公就见了一面。2月14日下夜班,我的老公刚好去消毒,我们在过道里偶遇到了,匆匆见了一面,分开的时候他对我说了一句特别暖心的话:“保护好自己,我们一起出去。”虽然话语很简短,但我感觉很幸福。
 
  我们医务人员是离病毒最近的人,在病房里来回穿梭,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为患者送药、打针,为患者送水、端饭,稍微一动就全身是汗,就连护目镜里都是汗水,脱下防护服,身上的衣服就像“从水里刚捞出来”,轻轻一拧就能拧出水来。被汗水泡久了,身上、手上那又红又痒的湿疹长得密密麻麻,虽然抹上了药膏,可第二天穿上隔离衣、再戴上3层手套,汗水还是蛰的生疼。
 
  目前,我的父亲已经结束了第一轮隔离期,再次进入到抗疫一线。我的母亲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我的老公仍然处于隔离休养中。我刚刚结束了14天的隔离休养,即将再次进入一线工作。
 
  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跟家人、跟老公一起吃个饭,真的是太久没见了,弥补一下迟到了这么久的团圆饭。
 
  守护的是这个城市的平安幸福
 
  我是马志福,西安市公安局经开分局环食药侦查大队副大队长。
 
  疫情期间,我们公安机关主要负责全市道路、“一场五站”的疫情查控、社区入户排查、疫情指令核查等工作。在高铁西安北站疫情防控工作中,要接触南来北往的各地旅客,疫情工作任务非常重,强度大,风险高,但是他们的民警、辅警没有一个退缩的,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守护的,是全市人民的生命健康,守护的是这个城市的平安幸福。
 
我是一个糖尿病患者,疫情防控期间,十几天没能回家,药不够了得回家取药,一直在一线的我怕自己身上有病毒,叫爱人把药送到小区门口,爱人送药的时候还带了一碗土豆烧牛肉,她知道我爱吃土豆,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当时,我趴在车的前引擎盖上吃完了土豆烧牛肉,随即又返回岗位。
 
  有一天晚上,我们正在检查点工作,上级领导前来检查慰问,我们登记的人员站着工作,他就问你们为什么有凳子不坐?我说天气比较冷,凳子上面结冰了。领导走过来用手在凳子上面摸了摸,当时眼睛就湿润了。当晚就解决了帐篷、棉衣、电油汀等保暖设施。
 
  我是阳光救援队的一名志愿者,当阳光救援队的队友得知我在一线工作,他们就第一时间主动、自发赶来做志愿者,和交警、消杀人员、管委会以及民警共同战斗在一线。
 
疫情过后,要好好的活着,力所能及的干好警察这个本职工作,全力以赴守护好大家的平安。
 
  1200多名“咸东小哥”齐上阵
 
  我是李婷,西安市新城区韩森寨街道华清学府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婷,也是新城区“咸东小哥”的一名成员。
 
  “咸东小哥”是西安市新城区的一个志愿服务团队。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从前期的入户敲门行动开始,1200多名“咸东小哥”齐上阵,先进行网格化划分,就以我们社区为例,有28栋高层,7500多户,20000多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摸排完这么多人,如果不进行网格化划分就会很乱,因此我们将它划成了14个小网格,每一个小网格里会有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一名物业工作人员还有一名党员,这是基础网格员。
 
  接下来,其他志愿者会随机分配到网格中进行摸排。韩森寨街道辖区4.4万户12万余人,短短的3天半时间,挨家挨户进行摸排,详细信息记录下来,这第一手资料为我们精准化防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刚刚打完入户仗,门禁管理就开始了,小区管理最严格的几天都是凭出入证出入,每户两天出去一人。有物业的由“咸东小哥”协助物业进行门禁管理,关闭小区的其他出口。辖区9个无有效管理的小区,由“咸东小哥”全面接管入户、门禁管理、消杀、后期居家隔离人员服务等任务。
 
  在门禁管理形成常态化之后,又转入一场五站返陕人员接返,这些人员回来的时间点不定,“咸东小哥”就把守在每一个院落门口进行二核,发放居家隔离告知书及服务卡等,我们社区最多的一天回来了60多人。紧接着就是居家隔离人员生活,“咸东小哥”在网格里对接居家隔离人员的需求,隔离人员每天会在微信里发需要的用品, “咸东小哥”每天负责采买配送到家门口,并对体温进行监测掌握,顺便把垃圾带下楼扔到隔离人员专用垃圾箱。
 
  专业“咸东小哥”队伍“饭大爷”老年助餐点,为辖区困难群众包括一线工作人员,平均一天送出上千个馒头、花卷。很多人居家隔离之后,可能会产生心理恐慌也会有焦躁的情绪,对此我们建立了一支21人的“咸东小哥”心理疏导专业志愿服务队。
 
  疫情结束之后,想做的第一件事是和“咸东小哥”小伙伴们好好庆祝一下,庆祝我们打赢了一场漂亮的战役。下来是带着孩子去到戍守边疆的老公身边团圆。
 
  寒冬里温暖着我们这座城
 
  我是王志忠,西安出租车“爱心车厢”志愿团第一分队的一名志愿者,在出租行业干了将近30年。
 
  疫情发生以后,西安市网约车和大部分公交车被要求暂停营运,看到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出行遇到了困难,我们就组建了这支特殊的“抗击疫情志愿团”。
 
  1月29日征集令下发以后,短短3个小时,就拉起了500余辆车特殊志愿团。志愿团分为9个队,主要是为交大一附院、二附院、唐都医院、西安第八医院等9家防疫任务较重的医护人员提供免费的上下班通勤和公务用车保障。每个医院都有一名专业的负责人,每天收集医护人员的出行信息。分队有一名负责人收集派单,发送到各个群,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抢单,每次派单几秒之内就被抢完了。
 
  一个多月来,志愿者在9所医院门前,几乎全天都有志愿者守候。截至目前,团队已经出动车次在15000多辆,接送医护人员将近20000人次。
 
  在志愿服务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七分队的苏军选、杨国平、李苏敏、张甲四位志愿者24小时坚守在医院。一分队的姐李永兰,几乎每天坚守到凌晨两三点,由于她在这次疫情当中的优异表现,被组织特批加入中国共产党,就在她守候的医院门口,医生护士见证了她入党宣誓的全过程。
 
  编外志愿者张海,曾经在没有抢到志愿者名额的时候,自己开着车,在几个医院周边守候,为医护人员服务。张海租住的城中村出入不方便,为更好的为医护人员服务,在车上住了一个多月。第九分队除了为医护人员服务以外,还要承担起为防疫人员专职服务的工作,特别成立了由20人重新组成的小分队,拉载着防疫人员到隔离点,每天往返多次。四分队的7名志愿者,为防疫人员当起了专职司机,为接送疑似病例的救护车引路开道,每天从西安火车站和北客站,接返陕人员到隔离站。
 
  疫情期间,社会上还有很多求助的。
 
  让我们的西安再火起来,重新投入到正常工作当中,为中外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诠释守望相助的人间大爱
 
  我是蒋敏,今年22岁,的是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原党村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大四的学生。
 
  寒假回家后,本想和父母欢欢喜喜过个年,但是新冠肺炎的疫情袭来。
 
  原党村有1000人,但村干部只有10多名,看着他们又是忙着排查返乡人员,又是忙着宣传防疫知识,忙得团团转。就跑到村上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告诉孙叔叔我想当志愿者,帮村上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得到同意后,就把村上寒假回家的学生们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号召大家一起当志愿者,守护村民生命健康。经过村干部的简单培训后,志愿者们来到村口的疫情防控监测站,给过往的行人测量体温,车辆和行人消毒,普及防疫知识。
 
  寒冬腊月,原党村又在高原上,下过几场雪后,几个小伙伴就撑不住了,跑过来跟我说,在这儿执勤又冷又饿,还这么危险,我想回家。我对他们说,我们是年轻人,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志愿者,越是艰险越要冲上去。在我的耐心劝导下,同学们渐渐打消了回家的念头,学生志愿队23人在村口监测站坚守了一个多月。在学生志愿队的带动下,村里的更多人参加了志愿服务工作。
 
  邻居丁阿姨是开饭馆的,做饭非常拿手,她看见村干部们和学生志愿者们每天风餐路宿,就做了最拿手的刀剺面,热乎乎的给我们送来。残疾老党员张爷爷拄着拐杖,用颤抖的手把省吃俭用的200元递给我们,看着他的身影,同学们都流下了泪水。这样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大家你一百我一百,你送刀剺面,我送爱心饺子,村里收到爱心捐款捐物7万余元。
 
  通过这一个多月参加志愿活动,懂得了什么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高尚和无私,也切身体会到了文明的力量,也深刻的理解了奉献这两个字的含义。
编辑:西部新闻网李文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