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资讯 > 正文

央行承认房价拐点初现 专家称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与调控无关

www.xibuxinwen.com.cn(2011-12-03)来源:
复制链接关键词:

        西部新闻网消息:人所共知,目前中国经济增速回落的风险正在加大,而房地产调控正处于关键期,欧美经济动荡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日益明显。真可谓国内外经济形势十分复杂。
  2011年11月30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11月30日晚间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此消息,迅速成为民众热议的话题。
  不知是否巧合,反正国际互联网上很快就出现了题为《央行下调存准率,楼市现触底迹象》、《房价深幅下跌蕴含严重政治危机》之类的文章。
  事实上,中国人民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跟当下中国的房地产调控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首先,与中国房地产业密切相关的住房按揭信贷和开发性信贷,在央行的公告中只字未提。也就是说,有关影响房地产调控的政策依然如故,即“中国下调房价是国家坚定的政策”。
  其次,相关数据显示,自2010年起,为应对通胀压力,我国央行连续12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但一定程度上带来2011年以来市场流动性普遍趋紧的局面。而央行最新数据显示,10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81.68万亿元,同比增长12.9%,狭义货币(M1)余额27.66万亿元,同比增长8.4%,货币供应量的同比增速均处于近年来的低点。这对中国经济的不良影响越来越大,所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而此举大约将释放银行存款准备金4000亿元左右。

       就在同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发表声明称,美联储决定与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加拿大央行和瑞士央行采取协调行动,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以支持全球金融体系。声明称,将把几大央行之间现有的临时性美元流动性互换利率下调50基点,该举措将从12月5日开始生效,互换协议将延长至2013年2月1日。
  显而易见,全球这七大央行的做法,其实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即促进市场流动性,而刺激经济发展。
  当然,中国人民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会在客观上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譬如有人会认为政府在变相救市,而有的人会认为房地产开发商的冬季就要过去了。
  但是,尽管以后贷款会较为容易,但限购、限贷等政策依旧,而民众对楼市的观望情绪越来越浓烈,所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存款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对刺激消费者购房的影响微乎其微。
  再者,任何一个理性的政府,都不会拿民心跟自己开玩笑。
  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政协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民众的住房问题,乃是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而2011年11月6日,温家宝总理更是明确强调:“中国下调房价是国家坚定的政策,调节后的房价将使民众能够接受,也使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家喻户晓,目前中国的房价尚未回落到民众能够普遍接受的“合理的价位”。
  换而言之,中央不可能自食其言的。
  综上所述,中国人民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跟房地产调控无关。因此,中国亿万民众理应时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下调房价是国家坚定的政策”,其目的是使房价回落到民众能够普遍接受的“合理的价位”,而千万不要听信包括房地产开发商、商用专家等既得利益者的忽悠,误以为中国人民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跟房地产调控有关——救市。
  (罗竖一 中国经营网 专栏作者)
  马光远,经济学博士
  央行11月30日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2009年中国进入通胀周期以来,央行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
  对本次存款准备金的下调,各界解读颇多。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和西方六大央行协调一致的救市行动,但事实上,西方六大央行并未知会中国采取协调行动;也有人认为,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快速下滑导致的流动性衰减。当然,更多的说法认为,在通胀下行趋势明显,经济增速下滑,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重点建设项目资金普遍匮乏的情况下,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是稳增长的选择。
  但是,12月1日,海内外中国房地产股狂飙的表现,让人非常担心释放出来的流动性再次进入房地产市场。前两年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名为民生工程和中小企业“输血”,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流向了房地产,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最后获得的资金不到信贷总量的10%。而且,尽管之前高层的定调是政策微调,但今天一些机构却将其解读为货币政策的彻底变向,并且认为,在明年还会有4到5次的下调。特别是,中国的货币供应量总体依然很大,广义货币M2在10月末的余额达81万多亿元,池子里的水总体还是多的。这就出现一个悖论,一方面是流动性过剩,引发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另一方面,急需资金的重点建设项目和中小企业却守着大江没水喝。这完全是因为金融体制本身的扭曲以及“货币失控”的严酷现实决定的。因此,很多人担心,本次存款准备金的下调,房地产又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如果现在放松货币,使资金链处于崩溃边缘的开发商获得喘息之机,并给市场传递房价将再次反弹的信号;一旦房地产再次报复性反弹,则会使得放出来的货币加速流入房地产。
  面对市场的各种解读,央行有必要对于本次下调的意图以及货币的流向作些说明。比如,为什么突然下调存款准备金,下调后的资金能否定向流向重点建设项目和中小企业;再比如,为什么在负利率的情况下,只是动存款准备金,而不加息。既然资金需求旺盛,则应该在下调存款准备金,增加货币供应的同时,提高货币的“价格”,并改变负利率的状况。
  特别令人忧虑的是,一些开发商和机构自以为本次下调是房地产的最大利好,甚至认为中国货币政策会再次转向宽松。果真如此,那将背离楼市调控的初衷。如果管理层对市场的各种误读不能给予辟谣和正本清源,一些机构和产业有可能会兴风作浪,使调控政策的真实意图被扭曲。

        央行决定,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网站11月30日)这是继2008年12月25日下调后,时隔将近3年以来的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根据测算,将向市场释放近4000亿元左右的流动性。
  首先,央行打破周五或者周日动用货币政策工具的惯例,急匆匆在周三(11月30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而周三A股出现了大跌行情,救市意图非常明显。其次,这可能预示着11月份物价继10月份后继续下行,CPI继续走低,不排除同比上降至5%以内,也预示着我国经济受内外部因素影响回调速度在加快。
  央行急匆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目的在于解决中小微型企业实体经济资金匮乏问题,在于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在建项目、续建项目的信贷需求,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项目,同时,救股市意图明显。那么,是否也有救楼市想法,或者说客观上对楼市调控造成冲击呢?
  笔者认为,对楼市调控的冲击不可避免。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出的近4000亿元流动性是否能够如愿所想地进入实体经济是关键。如果能够进入中小微型企业里,那么,对楼市调控不会带来多大影响。但是,从目前情况看,中小微型企业受内外需不振影响,受国内产业利润分配不合理影响,受高税负、高收费影响以及其他环境影响,短时间里扭转经营困境有难度,其经营回报还不足以吸引资金资本青睐。因此,央行释放的近4000亿元流动性,要么根本就进不到实体经济里,要么进去后也被挪作他用。
  不进入实体经济进入哪里?被挪作他用又挪向何方?股市、楼市和高利贷是三个目标。而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有严格的监管防火墙,同时,股市风险非常大,信贷资金直接流入可能性不大。高利贷风险正在全国全面爆发,银监局正在整顿、摸底和清理信贷资金涉猎高利贷行为。通过排除法后,就剩下房地产领域。而房地产无论是企业还是购买者,饿狼般地急需资金救命。聪明绝顶的潘石屹们绝对会盯住存款准备金率下调释放出的4000亿元流动性而使尽手段。绝不排除一部分资金流入房地产领域。中国财经大学中国银行(601988)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达了类似的担忧:调控的初衷是解决中小企业问题,但是依靠放松货币解决的效果很有限,这样的话,大量的资金流向房地产领域,就会形成经济结构更加不合理,以及资产泡沫等状况。
  另外,开发商将会借此大做文章,把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解读为放松楼市调控政策,忽悠民众、忽悠持币待购的观望者。同时,使地方政府GDP增速、房地产税收、土地出让金收入受到严重影响的楼市调控,必将因为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而被地方政府抓住救命稻草,从而放松限购限价限贷政策。一个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极有可能使得开发商、地方政府这两个利益共同体结合在一起而放水楼市调控。因此,决不可轻视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楼市调控的冲击和影响。
  央行不修好渠就放水的做法弊大于利。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注入流动性救股市,救得了一时却救不了根本。最终可能使得更多中小投资者被套牢。

        此次存准率的调整符合预期,因为高层已在多次重要的场合阐述保增长,尤其是指出,需要强劲增长。
  保增长与“促稳定”是密切相关的,所谓促稳定就是防风险,尤其是在年末。保增长的唯一信号就是调降存准率,而且要快。因为重大的经济风险很可能在年底前集中爆发,再晚,就使不上劲了。
  这些风险包括:房地产市场急跌所引发的银行坏账风险;地方融资平台因为入不敷出而难以归还银行贷款本息风险;还有资金链断裂所可能引发的大面积高利贷市场泡沫破裂风险。这三大风险都与资金紧张相关,因此必须紧急地放松银根。
  要稳健,就要突出一个“稳”字,不能让经济大起大落,年底前尤其要防范大落风险,明年上半年还要防范。因此存准率还要下调,社会融资量要适度增加,年末贷款增量要突破7.5万亿。此次下调0.5%,大约可以释放7000亿流动性,预计12月可以新增贷款一万亿左右,可以较大幅度地缓解年底前的资金紧张状况。
  下调存准率会不会使银行信贷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我觉得没有道理。我在很多场合都强调,现在让商业银行给房地产企业增加放款,他也不会放,因为房地产市场距离稳定还早,还不到出手相救的时候。目前最需要保的是许多在建的国家级工程,要保证工地不散摊。只要保住了重大基本建设,就保护了很多关联企业,保住了农民工队伍;同时需要保住的是实体经济,尤其是与国计民生高度相关的实体经济,保住了它们,就保住了供给,保住了就业。当然,也要保股市,不能让股市跌破2300点大关。当前,保股市主要为了保住投资者信心,同时也保住了消费。股市跌破2300点,明年谁还敢投资,更没有钱消费,中国经济谈何强劲增长,谈何转型。
  总之,下调存准率就为保增长,中国央行选择的时机非常好,它向全世界发出了清晰的信号:2012年中国经济的主基调将更侧重与保增长,中国经济增速不会低于9%。

       11月30日晚,央行突然宣布将于12月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之后,大型金融机构由21.5%的历史最高水平降至21%,中小金融机构由18%降至17.5%。这一政策变化,引发各界强烈关注与热议,部分房地产界人士甚至一片欢呼,认为楼市暗夜即将过去。
  首先,这是货币政策的转向信号。调整存准率,是货币政策几种工具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其力度和影响,仅次于调整存贷款利率。众所周知,今年9月以来,货币政策陆续出现定向微调动作,比如信贷支持小微企业、外贸企业、铁路建设等。直到10月29日,国务院会议首次明确提出:经济政策要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自2008年12月以来,这是首次下调存准率,说明货币政策出现拐点迹象,由2010年初以来的紧缩,可能转向放松。
  货币政策为何要转向?主要是欧债危机升级,全球经济下滑,中国经济也不安宁,尤其是11月份的采购经理指数仅为49%,自2009年3月以来,首次跌破50%的荣枯线。另外,自今年7月CPI触顶后,通胀开始缓解。那么,经济政策由“抑通胀”转向“保增长”,下调存准率也就水到渠成。
  有一点必须搞清楚,下调存准率是为了防范经济过快下滑,并非为了救楼市。近期,无论是温家宝总理,还是李克强副总理,都在强调房地产调控丝毫不放松。当前楼市确实正步入深寒,但房价只是刚刚开始下跌,而官方主流思想是:房价要回归到合理水平。虽然什么是合理水平尚无标准,但仅仅下跌两三个月,肯定是打不住的。中央调控政策放松,预计明年年中之后才有可能性。当然,很多地方政府可憋不了那么久。
  然而,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具有内在的联系性。由于下调存准率0.5个百分点,银行可以放贷的资金就会相应增加约4000亿元,这些钱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总归会有流入房地产领域的,不管是开发贷,还是个人房贷,估计都会沾“甘霖”。
  更关键的是,下调存准率的第一声枪响后,接下去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等下调,明年还会有降息,而一旦进入降息周期,则对楼市的影响会更大,尤其是降息周期过半后,市场将会出现实质性反转。
  不妨略作历史回顾。近十几年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一个下调周期和两个上调周期。上一个下调周期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2008年9月至12月,央行连续三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连续五次下调利率。动作可谓异常麻利,力度史无前例地强悍。结果,经济增幅2009年一季度触底,二季度即率世界之先,一枝独秀的复苏、回暖。
  经济出现V形反转,与之相适应,中国楼市也出现了“09式”大反弹,2009年3月,70个城市房价指数环比由负增长逆转为正增长,此后房价节节高攀,直至2010年4月。当然,除了货币政策给力,楼市刺激政策亦卖力。不过历史不会简单重复,这一轮经济下滑节奏明显慢于2008年下半年,货币政策和楼市政策也不可能像上次那样超量注射“兴奋剂”。其结果将是:经济和楼市探底、筑底的时间将远长于上一轮,而且即便其后复苏,也会磨磨唧唧,拖泥带水。
  总之,与其奢望本次下调准备金率对房地产市场的实质性影响,不如虚泛地聊以自慰:楼市希望的星星之火终于出现了。
  (作者系房地产研究人士)

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