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讯(记者李阳)“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一系列生态“新词”,出现在正在召开的贵州“两会”的参阅文件“有关术语说明”中。
贵州省政协委员宫晓农说:“大量生态‘新词’展示了贵州省在生态环境领域先行先试的改革举措。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贵州的绿色发展值得点赞。”
作为生态大省,贵州省将绿色作为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贵州省代省长孙志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过去5年是贵州省“生态建设成效最好的时期”。当前,贵州省森林覆盖率已超过50%,市、州中心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高于90%。
在此次“两会”的一场场分组讨论中,贵州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为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建言献策。记者采访发现,围绕生态的讨论,成为贵州“两会”的“亮色”和“流行”。
贵州省政协委员、民革遵义市委主委朱庆跃对地跨云南、贵州、四川,被誉为“美酒河”的赤水河生态环境尤其上心,建议建立“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示范区”,实现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希望在赤水河流域建立三省联席会议制度,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纳入地方领导政绩考核。”他说。
贵州省政协委员、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孙袁说,当前农村的面源污染仍旧存在,污染环境特别是水源,“建议将畜禽粪便等有机肥实行多样化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削减污染物排放”。
贵州省政协委员、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王赤兵说:“应建立最严格的资源节约集约制度和以环境优先的资源利用制度,以解决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闲置低效利用等问题。”贵州省政协委员尹晓芬说:“加快对建筑垃圾实施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对改善城乡环境意义重大。”
贵州省提出,在未来5年内“大力构建现代生态文明体系”,使森林覆盖率达到60%,主要河流水质优良率超过90%,县级以上PM2.5浓度稳定在二级以上标准。贵州省政协委员、贵州省环保厅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副主任刘晓静说,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贵州省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任务依然艰巨,“抓紧制定体现生态文明先行先试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硬指标’。”